随着工业电子逐渐精细化的发展趋势,各行各业给五金冲压件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,这其中就有对冲压件外形的要求。而在对冲压件的外形进行冲裁操作时,很容易发生翻料、扭曲的情况,进而影响产品质量,增大残件率。而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:
1、冲压过程中时冲件产生了毛边。此时需要重新对冲切刃口进行研修,检查要保证合理的冲裁间隙。
2、折弯时,冲压件失稳。这个问题主要发生在U形、V形冲件的折弯。对于此个问题,我们需要对冲压件在折弯前和折弯中进行导位处理。另外在折弯过程中,要压实材料,防止冲压件在折弯时出现滑移。
3、冲压时已经发生了冲件翻料、扭曲,进而使得折弯后的冲件成形不良。对此,就要从冲裁下料的工位出入手解决。
既然了解了出现这个缺陷的原因,那么为了解决它,我们在加工时就要关注以下几方面:
(1).模具设计要合理。级进模下料的顺序会对冲压件的成形精度产生影响。在对冲压件的细小部位进行下料时,通常顺序是先面积较大,再面积较小的,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冲裁力对其成形的影响。
(2).压实材料。在卸料板上留出一定的容料间隙,间隙宽度一般是材料厚度的t-0.03~0.05mm。这样就能让卸料板在冲压过程中的运动更平稳,同时材料还可以被压紧压实。对于关键的成形部位,要做成镶块式的卸料板,以减轻长时间的冲压作业,造成卸料板压料位置的磨损。
(3).增设强压。即对卸料的镶块压料部位尺寸进行加厚,通常是比平时卸料的镶块要厚H+0.03mm左右。这样能够增加对凹模侧的材料的压力,减弱冲切时冲压件的翻料、扭曲情况。
(4).在凸模的刃口端修出斜面、弧形。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小其所承受的冲裁力,即减小对凹模侧的材料的拉伸力。
(5).在日常的模具生产中,要对冲切的凸模刃口和凹模刃口做好维护,以维持其良好的锋利度。若冲切刃口发生磨损,材料会受到更大的拉应力,冲压件发生翻料、扭曲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。
(6).尽量减轻或是避免冲裁间隙的不合理、不均匀。
上一条: 工控机柜外壳应该如何进行选择
下一条: 为什么操作台有这么广泛的应用